四年戊班
四戊之家
:::
我們這一班
本班簡介 本班簡介
我的導師 我的導師
 
班級訊息
活動照片 活動照片
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
功課表 功課表
 
教學檔案
各種教學相關活動及會議 各種教學相關活動及會議
 
 
:::
     
 

 

  新北市  二橋  國民小學109 學年度年級學期數學領域課程計畫   設計者: 林正大老師

 

  • 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(3)節。
  • 本學期學習目標:

1.認識數線,在數線上做比較、加、減的操作。

2.認識10000以內的數和1000元,能進行位值單位換算,並點數各種錢幣組合與付錢。

3.熟練10000以內加減的直式計算。

4.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計算,並解決生活中的兩步驟問題。

5.認識圖形的內部、外部和周界,並能計算出圖形的周長。

6.認識容量單位「公升」、「毫升」及其關係,並作相關的實測、估測與計算。

7.理解加減互逆,做加減兩步驟問題和三位數加減法算式的估算。

8.理解除法的意義,學習以乘法解決除法問題,學習除法直式計算。

9.能在具體情境中,初步認識分數和單位分數。

10.認識圓心、半徑與直徑,並使用圓規畫圓;認識角和直角,並做比較。


  • 本學期課程架構:

■學習領域課程課程架構:(數學3上)課程架構圖

 

第1章   數線

第2章   10000以內的數

第3章   10000以內的加減

第5章   周界和周長

 

第6章   公升和毫升

第8章   除法

第9章   分數

第4章   乘法

第7章   加與減

第10章   圓和角

 


  • 本學期課程內涵:

教學期程

領域及議題能力指標

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

節數

使用教材

評量方式

備註

第一週

 

3-n-09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來認識數線,標記整數值與一位小數,並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、加、減的操作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R-03能知道數學可以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中。

C-T-03能把情境中與數學相關的資料資訊化。

C-S-04能多層面的理解,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2-1-1認識生活周遭的自然環境與人造環境,以及常見的動物、植物、微生物彼此之間的互動關係。

一、數線

1-1認識數線、

1-2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

活動一:認識數線
1.教師說明課本P4、P5中8月有31天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6上方課文,藉由生活物品上的標記線,並引導學生認識數線。
3.課本P6布題1,第1小題帶領學生標記各刻度對應的數(數線從0開始),一個位置對應一個數字,把代表位置的數字填出來;第2小題帶領學生標記各刻度對應的數(數線不是從0開始),教師說明:有時因為要用到的只是數線上的一部分,所以省略了前段部分,本題請學生以2個一數的方法標上數字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7布題2和布題3,帶領學生標記各刻度對應的數,每兩個數的間隔為5、10或100,省略兩個中間的數,教師說明:1格不一定是表示1,也可以是2、5、10、100、1000⋯⋯。
活動二: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
1.教師說明課本P8布題1,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大小不同的數在數線上的位置關係。教師說明:在數線上,越右邊的數越大,越左邊的數越小。
2.布題2,以棋子擺放在那個間隔的題型,引導學生觀察數線上的棋子在哪兩個數之間,進而判斷哪一個數介於這兩數之間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一、數線

1-1認識數線、

1-2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

作業評量
口頭報告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二週

 

3-n-09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來認識數線,標記整數值與一位小數,並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、加、減的操作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5能瞭解一數學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法,並嘗試不同的解法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1-2-1覺知環境與個人身心健康的關係。
【環境教育】2-2-1了解生活周遭的環境問題及其對個人、學校與社區的影響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一、數線

1-3在數線上做加減、

1-4數間隔、

練習園地

活動一:在數線上做加減
1.教師說明課本P9布題1,以棋子向右移動的題型,指導學生先在數線上點數出答案,再將操作的結果寫成算式。教師說明:向右邊移動,數字會增加,移動多少格,數字就會增加多少。

2.教師說明課本P9布題2,以小蜜蜂向左飛的題型,指導學生先在數線上點數出答案,再將操作的結果寫成算式。教師說明:向左邊移動,數字會減少,移動多少格,數字就會減少多少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10布題3,以小青蛙向左跳,再向右跳幾格的題型,引導學生在數線上做先減後加的操作,並提醒學生可以將兩個算式合併為一個算式。
4.教師配合布題4的數線,說明由小數到大數之間隔可用減法列式求出。
活動二:數間隔
1.教師說明課本P11布題1,以第1棟到第6棟之間有幾個間隔的題型,說明兩棟中間叫做1個間隔,請學生思考如何算出間隔數,接著用減法算式算出間隔。
2.教師再以第22棟到第18棟之間有幾個間隔的題型,先讓學生數出間隔數,再引導學生寫出算式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12布題2,第1小題進行數日子的題型之教學,說明從2月14日到15日,之間有1個隔,就是經過1天。先帶領學生在數線上點數有幾個間隔,再列出算式算出天數;第2小題先說明1個間隔就是經過1天,再引導學生4月5日經過7天是4月幾日,並用算式記錄;第3小題為連加問題,引導學生依據題意列成連加算式。
活動三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13和P14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一、數線

1-3在數線上做加減、

1-4數間隔、

練習園地

作業評量
口頭報告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三週

 

3-n-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「千位」的位名,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二、10000以內的數

2-1幾千幾百幾十幾

活動一:幾千幾百幾十幾
1.教師說明課本P15中錢幣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16布題1,利用附件圖卡說明:10個百是1個千,記作1000,讀作一千。接著指著練習題的數線,帶領學生做100到1000整百的順數活動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17布題2和布題3,利用千格塊圖卡,帶領學生點數千格塊圖卡,1個千加1個千是2千,以此類推,帶領學生做到10000的數數活動。教師說明:10個千是1萬,記作10000,讀作一萬。接著指著練習題的數線,帶領學生做1000到10000整千的順數活動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18布題4,利用圖卡表徵四位數,再請學生分別說出每種積木圖卡的值,逐一讀出幾個千、幾個百、幾個十和幾個一,最後引導學生數字和國字的寫法。
5.教師說課本P19,先介紹1000元的錢幣,引導學生觀察錢幣的兩面。布題5接著請學生將錢幣放在位值表上數數看,千位1000元紙鈔有幾張,其它位值的錢幣各有幾個,最後請學生觀察位值表上的2個千、3個百和5個一是多少。
6.教師說明課本P20布題6,並仿布題5的方式進行教學,特別提醒百位和個位都是0,只要讀出一個零。
7.教師說明課本P21布題7,引導學生將3952四個數字分別放在位值表上千位、百位、十位、個位的欄位中,請學生說明每一個數字在該位值欄位中表示的數值。例如:3表示3個千,就是3000。最後引導學生完整說出3952是由3個千、9個百、5個十和2個一所構成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二、10000以內的數

2-1幾千幾百幾十幾

作業評量
口頭報告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四週

 

3-n-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「千位」的位名,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。
3-n-09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來認識數線,標記整數值與一位小數,並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、加、減的操作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1能把情境中與問題相關的數、量、形析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S-05能瞭解一數學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法,並嘗試不同的解法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二、10000以內的數

2-2數的大小比較、

2-31個、10個、100個一數

活動一:數的大小比較
1.教師說明課本P22布題1和布題2,引導學生將兩數填入位值表中,再從高位比起(千位),最後用<或>符號表示比較的結果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23布題3,先思考比6999大的千位數字最小是多少;再思考比7100小的百位數字是多少。
3.布題4引導學生思考用1、3、5、7拼湊一個四位數,若此數要介於7000和7300之間,則這個數的千位數字可能是多少;接著思考百位數字可能是多少。
活動二:1個、10個、100個一數
1.教師說明課本P24布題1,第1小題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1308,帶領學生向右點數3個一。當數到1309加一時,強調因為「9+1」是10,所以下一個數是1310。
2.第2小題先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2998,當數到2999加一時,強調因為「999+1」是1000,所以下一個數是3000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25布題2,第1小題先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1880,當數到1890加十時,強調因為「90+10」是100,所以下一個數是1900。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1980,當數到1990加十時,強調因為「990+10」是1000,所以下一個數是2000。

4.第2小題先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1800,當數到1900加百時,強調因為「900+100」是1000,所以下一個數是2000。

5.教師說明課本P26布題3,第1小題先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1992,當數到1990減一時,強調因為「90-1」是89,所以下一個數是1989;接著在數線上標記2002,當數到2000減一時,強調因為「1000-1」是999,所以下一個數是1999。

6.第2小題先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2920,當數到2900減十時,強調因為「900-10」是890,所以下一個數是2890;接著在數線上標記3020,當數到3000減十時,強調因為「1000-10」是990,所以下一個數是2990。

7.第3小題先在黑板畫數線並標記4300,當數到4000減百時,強調因為「1000-100」是900,所以下一個數是3900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二、10000以內的數

2-2數的大小比較、

2-31個、10個、100個一數

作業評量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五週

 

3-n-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「千位」的位名,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。
3-n-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(四位數以內,和<10000,含多重退位)。
3-n-09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來認識數線,標記整數值與一位小數,並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、加、減的操作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2能把情境中數、量、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4能多層面的理解,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。

C-C-05能用數學語言呈現解題的過程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二、10000以內的數、

三、10000以內的加減

練習園地、
3-1進位加法

活動一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27和P28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活動二:進位加法
1.教師說明課本P29馬拉松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30布題1,指導觀察線段圖,理解題意,並操作附件積木圖卡來解題,以熟練三位數直式的加法計算。教師特別提醒學生百位進位到千位的記錄方式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31布題2,指導觀察線段圖,理解題意,並用定位板學習連續進位的計算。
4.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布題2的計算方法,計算布題3。

5.教師說明課本P32布題4,指導學生完成線段圖填空,理解題意,從個位開始,由右向左運用基本加法解題,以熟練四位數直式的加法計算。教師可直接口述每個位值的數字,讓學生心算它的答案,再透過進位的口訣將進位的紀錄直接寫在直式上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33布題5,指導學生完成線段圖填空,理解題意,再用定位板引導學生解題。教師加強在每個位值做進位口訣的覆誦活動,讓學生熟練三次進位的加法直式計算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二、10000以內的數、

三、10000以內的加減

練習園地、
3-1進位加法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口頭評量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六週

 

3-a-01能理解乘除互逆,並運用於驗算及解題。
3-n-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(四位數以內,和<10000,含多重退位)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2能把情境中數、量、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S-04能多層面的理解,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。

C-C-05能用數學語言呈現解題的過程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三、10000以內的加減、

數學樂園

3-2退位減法、

3-3解題、
練習園地、

數學樂園

活動一:退位減法
1.教師說明課本P34布題1,指導觀察線段圖,理解題意,讓學生學習二次退位的減法,並用加法驗算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35布題2,指導觀察線段圖,理解題意,並在定位板上解題和計算。

3.教師說明課本P36布題3,引導學生完成線段圖填空,理解題意,學習三次退位的計算,並在定位板上解題和計算。
4.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布題3的計算方法,計算布題4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37布題5,引導學生完成線段圖填空,理解題意,說明被減數的個位、十位、百位皆為0時,使用「退一個千到百位,千位剩下幾個千?百位共有幾個百?」、「退一個百到十位,百位剩下幾個百?十位共有幾個十?」、「退一個十到個位,十位剩下幾個十?個位共有幾個一?」的位值轉換語言,切實反應在三次退位的直式紀錄。

6.教師引導學生利用布題5的計算方法,計算布題6。
活動二:解題
1.教師說明課本P38布題1,請學生先完成線段圖填空,再依據題意列出加法或減法橫式。
2.第1小題引導學生從線段圖發現哥哥的錢比1380元少,所以要用減法計算。

3.第2小題引導學生從線段圖發現鞋子比圍巾貴的錢要用加法計算。
活動三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課本P39和P40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活動四:數學樂園─神奇的6174
1.教師首先說明故事的由來與規則。
2.配合規則,引導學生進行5913的計算。
3.於6次運算後,得到6174。

4.教師可以請學生任意寫一個所有數字不完全相同的四位數,重新檢視是否能在8次運算之內,得到6174。

5.教師說明:如果選到的四位數,4個數字中有包含0,例如:8075,重新排列最大的數是8750,最小的數是578,是三位數不是四位數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三、10000以內的加減、

數學樂園

3-2退位減法、

3-3解題、
練習園地、

數學樂園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口頭報告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七週

 

3-n-04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。

3-n-08能在具體情境中,解決兩步驟問題(連乘,不含併式)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四、乘法

4-1十、百的乘法、

4-2不進位乘法

活動一:十、百的乘法
1.教師說明課本P43撲克牌花色和張數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44布題1,透過巧克力一盒固定顆數的包裝情境,利用幾個十的幾倍,算出整十乘以一位數的答案,再將乘法橫式紀錄轉為直式紀錄。
3.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橫式和直式中紅色數字,察覺乘以整十,末位補0的事實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45布題2,透過百格板的操作,利用幾個百的幾倍,找出整百乘以一位數的答案。再引導學生觀察直式中紅色數字,察覺乘以整百,末位補0的事實。
5.布題3藉由計算過程,觀察直式中紅色數字位值,當被乘數的尾數增加0時,積的0也會增加,15的位置會往左移的事實。
活動二:不進位乘法
1.教師說明課本P46布題1,利用積木圖卡的操作,找出「幾個十,幾個一」的幾倍的答案,並指導學生在位值表上計算,說明直式計算的過程與意義。
2.教師揭示課本P47布題2,利用錢幣的操作,找出「幾個百,幾個十,幾個一」的幾倍的答案,並指導學生在位值表上計算,說明直式計算的過程與意義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四、乘法

4-1十、百的乘法、

4-2不進位乘法

作業評量
口頭討論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八週

 

3-n-04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。

3-n-08能在具體情境中,解決兩步驟問題(連乘,不含併式)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S-05能瞭解一數學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法,並嘗試不同的解法。

C-C-08能尊重他人解決數學問題的多元想法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四、 乘法

4-3進位乘法、

4-4 解題、

練習園地

活動一:進位乘法
1.教師說明課本P48布題1,利用錢幣圖卡的操作,找出「幾個十,幾個一」的幾倍的答案,並指導學生在位值表上記下解法。
2.教師指導學生脫離位值表,用乘法直式算則解決二位數乘以一位數的問題。並提醒學生進位時可以在十位上方記上進位的數字。
3.布題2,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,先列出橫式,再用直式計算。

4.教師說明課本P49布題3,找出「幾個百,幾個十,幾個一」的幾倍的答案,並指導學生在位值表上記下解法。
5.布題4,教師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後,先列出橫式,再用直式計算。
活動二:解題
1.教師說明課本P50布題1,指導學生做「先乘後加」的兩步驟問題;布題2指導學生做「先乘後減」的兩步驟問題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51布題3,指導學生做「先加後乘」的兩步驟問題;布題4指導學生做「先減後乘」的兩步驟問題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52布題5,先依據秀蘭的做法,引導學生先分別算出緞帶和尺的長度,再算出合起來的長度;再依據瑪雅的做法,藉由圖示引導學生理解倍數相加的意義,再用乘法算出緞帶和尺合起來的長度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53布題6,依據阿布的做法,引導學生先分別算出緞帶和尺的長度,再算出緞帶比尺多的長度;再依據阿農的做法,藉由圖示引導學生理解倍數相減的意義,再用乘法算出緞帶比尺多的長度。

活動三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54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四、 乘法

4-3進位乘法、

4-4 解題、

練習園地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九週

 

3-s-01能認識平面圖形的內部、外部與其周界。
3-s-02能認識周長,並實測周長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2能把情境中數、量、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C-01能理解數學語言(符號、用語、圖表、非形式化演繹等)的內涵。
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3-2-1培養規劃及運用時間的能力。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
五、周界和周長

5-1圖形的內部、外部與周界、

5-2周長、

練習園地

活動一:圖形的內部、外部與周界
1.教師說明課本P55電視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56布題1,透過丟沙包遊戲,來理解圖形內部、外部與周界的概念。
3.布題2讓學生描出三角形和長方形的周界,理解周界的意義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57布題3,引導學生描出不規則圖形的周界。

5.布題4引導學生分辨沒有缺口的圖形才有內部和外部。
活動二:周長
1.教師說明課本P58布題1,透過實際測量三角形,算出圖形周界的長度,再引入周長的名詞後,幫助學生理解周長的計算方法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59布題2,藉由實際測量知道正三角形的三個邊都一樣長,並算出正三角形的周長。
3.布題3說明正方形的四個邊都一樣長,所以可以用乘法來算出正方形的周長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60布題4,引導學生發現長方形的對邊等長,所以用乘法及加法的算式求出周長。
5.動動腦,引導學生發現另一個長方形周長的算法:先算長邊與寬邊的和,再乘以2。
6.布題5引導學生學習另一個求長方形周長的算法。
7.教師說明課本P61布題6,每個小方格的邊長都是1公分,引導學生利用點數的方式,求出周長。
8.動動腦,請學生分別點數A、B、C的周長,再判斷哪些圖形的周長和甲一樣長。教師可補充說明:圖形的周長相同,但形狀不一定會相同。

活動三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62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五、周界和周長

5-1圖形的內部、外部與周界、

5-2周長、

練習園地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口頭評量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週

 

3-n-01能認識10000以內的數及「千位」的位名,並進行位值單位換算。
3-n-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(四位數以內,和<10000,含多重退位)。
3-n-04能熟練三位數乘以一位數的直式計算。
3-n-09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來認識數線,標記整數值與一位小數,並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、加、減的操作。
3-s-02能認識周長,並實測周長。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綜合與應用(一)

1.布題1

2.布題2

3.布題3


4.布題4

5.布題5

活動一:布題1
1.教師說明課本P63的規則。
2.配合規則,引導學生進行156和775的計算。
3.經過計算後,皆得到1089。

4.教師可以請學生任意寫一個個位數不是0的三位數,而且百位、十位和個位數不要全部相同,檢視經過計算後是否能得到1089。

5.教師說明:以685為例,倒著寫是586,較大的數減較小的數(685-586),得到的結果是99,99再倒著寫是990,得到的差和倒著寫的數相加會得到1089。
活動二:布題2
1.教師說明課本P64布題2,請學生先完成下面的問題,再和學生討論答案。
2.接著請學生四人一組,分組進行「前進未來」的遊戲。
活動三:布題3
1.教師說明課本P65布題3,請學生拿出附件8的年曆,查閱後將各月日數填入表格中。再利用乘法、加法算出答案。
活動四:布題4
1.教師說明課本P66布題4,提醒學生沒有缺口的圖形才會有周界、外部和內部。
活動五:布題5

1.布題5第1小題引導學生先算出長邊,再算出長邊和寬邊的和。

2.第2小題可利用第1小題的答案乘以2,算出這個長方形的周長。

【期中評量】

 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綜合與應用(一)

1.布題1

2.布題2

3.布題3


4.布題4

5.布題5

作業評量
口頭報告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一週

 

3-n-15能認識容量單位「公升」、「毫公升」(簡稱「毫升」)及其關係,並做相關的實測、估測與計算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R-03能知道數學可以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中。

C-T-01能把情境中與問題相關的數、量、形析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C-07能用回應情境、設想特例、估計或不同角度等方式說明或反駁解答的合理性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3-1-2能具有好奇心,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,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六、公升和毫升

6-1 認識毫升、

6-2 認識公升

活動一:認識毫升
1.教師說明課本P67汽水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68布題1,並拿出1000毫升的量杯,讓學生觀察並認識刻度結構。
3.教師將水倒入量杯中,直到水面到達500毫升的刻度,再請學生報讀水面位置的刻度。教師宣告:水面刻度是500,表示量杯裡有500毫升的水,「毫升」英文記作ml。
4.布題2讓學生用容器裝滿水倒入量杯,以進行實測容器容量的活動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69布題3,並拿出小湯匙,示範將小湯匙裝滿水倒入1000毫升量杯,無法測量出1湯匙的水量,接著拿出10毫升的量杯,讓學生觀察並認識刻度結構。並宣告:要測量如1湯匙這麼少的水量,可以改用10毫升的量杯。
6.布題4請學生拿出自備的湯碗、試飲杯、布丁空盒和水壺蓋,請學生先估估看這四樣容器的容量,再進行實測,了解估測後的正確情形。
活動二:認識公升
1.教師說明課本P70布題1,並將養樂多瓶(100毫升)裝滿水,一瓶一瓶倒入量杯中,教師說明:水到刻度「1000」,表示有1000毫升的水,也可以說是1公升。「公升」英文記作l。
2.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布題2,讓學生先估估看,再實際測量容量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71布題3,將2個1公升的水倒進水桶裡,問水桶裡有幾公升的水?再將水桶裡的水倒進量杯裡,問可以裝滿幾個1公升的量杯?
4.教師指導學生完成練習,說明:3個1000毫升是3個1公升,4個1000毫升是4個1公升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六、公升和毫升

6-1 認識毫升、

6-2 認識公升

紙筆評量
口頭報告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二週

 

3-n-15能認識容量單位「公升」、「毫公升」(簡稱「毫升」)及其關係,並做相關的實測、估測與計算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R-03能知道數學可以應用到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中。

C-T-01能把情境中與問題相關的數、量、形析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六、 公升和毫升

6-3 單位換算與比較、

6-4 解題、

練習園地

活動一:單位換算與比較
1.教師說明課本P72布題1,以水桶裝滿水倒進量杯的題型,引導學生以公升、毫升為複名數單位來報讀液面刻度,並記錄成毫升。教師說明:5公升400毫升也就是5個1000毫升和400毫升,是5400毫升。
2.布題2為布題1的互逆題型。教師說明:1000毫升是1公升,1700毫升是1000毫升和700毫升,所以是1公升700毫升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73布題3和布題4,指導學生進行容量多少的比較,要先比較公升數,再比較毫升數。
活動二:解題
1.教師說明課本P74布題1,引導學生用加法解決生活中的容量問題;布題2引導學生先將公升換成毫升,用減法解決生活中的容量問題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75布題3,引導學生列出公升與毫升的複名數加法直式,再進行計算;布題4,引導學生先將1170毫升換成兩階單位,再列出公升與毫升的複名數減法直式,再進行計算。
活動三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76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六、 公升和毫升

6-3 單位換算與比較、

6-4 解題、

練習園地

紙筆評量
口頭報告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三週

 

3-n-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(四位數以內,和<10000,含多重退位)。
3-n-03能用併式記錄加減兩步驟的問題。
3-n-09能由長度測量的經驗來認識數線,標記整數值與一位小數,並在數線上做大小比較、加、減的操作。
3-n-10能做簡單的三位數加減估算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1能把情境中與問題相關的數、量、形析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S-04能多層面的理解,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。

C-C-04能用數學的觀點推測及說明解答的屬性。

C-C-07能用回應情境、設想特例、估計或不同角度等方式說明或反駁解答的合理性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七、加與減

7-1加與減、

7-2加減併式、

7-3估算、

練習園地

活動一:加與減
1.教師說明課本P77可樂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
2.教師說明課本P78布題1,請學生將忠明列出的被加數用括號表示的算式與線段圖相比對,指導學生列出減式解題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79布題2,第1小題請學生將( )-2499=301的算式與線段圖相比對,指導學生列出加式解題;第2小題請學生將4681-( ) =1681的算式與線段圖相比對,指導學生列出減式解題。
活動二:加減併式
1.教師說明課本P80布題1,引導學生利用二年級之舊經驗,列出兩步驟算式,再列出連加併式解題。

2.教師說明課本P81布題2,指導觀察線段圖,理解題意,再列出連加併式解題。
3.布題3,引導學生列出兩步驟算式,再列出連減併式解題。

4.教師說明課本P82布題4,指導觀察線段圖,理解題意,再列出連減併式解題。

5.布題5,引導學生列出兩步驟算式,再列出先減再加的併式解題。

6.和學生討論課本的動動腦,並提問先加再減和先減再加的結果是否相同,讓學生們思考討論。

7.教師說明課本P83布題6第1小題,引導學生列出兩步驟算式,再列出先加再減的併式解題。
8.布題6第2小題,指導觀察線段圖,理解題意,再列出先加再減的併式解題。

活動三:估算
1.P84布題1第1小題,教師指導學生利用高位進行價錢的估算,知道297大約是300,398大約是400,合起來大約是700。
2.第2小題指導學生利用高位進行價錢的估算,知道295元至少要準備3張一百元,196元至少要準備2張一百元,合起來至少要準備5張一百元。
3. P85布題2,教師指導學生利用高位進行估算,知道802大約是800,497大約是500,所以802-497大約是300。
4.布題3,指導學生利用高位進行估算,知道698大約是700,304大約是300,所以698+304大約是1000。
活動四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86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七、加與減

7-1加與減、

7-2加減併式、

7-3估算、

練習園地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口頭評量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四週

 

3-n-05能理解除法的意義,運用÷、=做橫式紀錄(包括有餘數的情況)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3-a-01能理解乘除互逆,並運用於驗算及解題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八、除法

8-1 認識除法算式、

8-2乘與除

活動一:認識除法算式
1.教師說明課本P87甜甜圈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88布題1,以包裝球的題型(2顆裝一袋),引導學生用除法橫式記錄:10÷2=5,讀作:十除以二等於五,並介紹除法算式中的名詞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89布題2,以蘋果平分的題型(每盤分3顆),引導學生用除法橫式記錄:12÷4=3,並說明算式中符號和數字的意義。
活動二:乘與除
1.教師說明課本P90和P91布題1,以課本情境題布題,學生按題意列式解題。
2.教師揭示說明框的四個算式,並讓學生從情境中,觀察式子的異同和關係。最後歸納說明,讓學生透過情境了解乘和除的相互關係(乘除互逆)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92布題2,以奇異果禮盒的排放方式模仿除法直式中被除數、除數及商的位置,並引導學生藉由乘除互逆關係進行解題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八、除法

8-1 認識除法算式、

8-2乘與除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五週

 

3-n-05能理解除法的意義,運用÷、=做橫式紀錄(包括有餘數的情況)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3-a-01能理解乘除互逆,並運用於驗算及解題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S-02能選擇使用合適的數學表徵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八、除法

 

8-3除法直式

 

活動一:除法直式
1.教師說明課本P93布題1,引導學生先利用乘法算式解題,再利用除法橫式列式,並說明列式的意義。

2.布題1須特別提醒學生餘數一定要比除數小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94布題2,先指導學生依題意列出除法橫式,再逐步指導學生依照步驟,在除法位值表上記錄除法直式,並說明各數字及符號的意義。

4.布題2須提醒學生:除法直式中,被除數和商的十位、個位要對齊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95布題3,請學生列出直式計算,並提問:7的幾倍最靠近31,卻不會超過31?再進行估商的教學。

6.布題3完成除法直式記錄後,請學生利用乘法和加法驗算除法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。
7.和學生討論課本P95下方的動動腦,並提醒餘數不可大於除數。

8.教師說明課本P96布題4,引導學生觀察除法直式中「28-28=0」,並說明「餘數是0」或「沒有餘數」也稱做「整除」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八、除法

 

8-3除法直式

 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六週

 

3-n-05能理解除法的意義,運用÷、=做橫式紀錄(包括有餘數的情況)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3-n-07能在具體情境中,解決兩步驟問題(加、減與除,不含併式)。
3-a-01能理解乘除互逆,並運用於驗算及解題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4能多層面的理解,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。

C-C-08能尊重他人解決數學問題的多元想法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
八、除法、數學樂園

8-4解題、

練習園地、數學樂園

活動一:解題
1.教師說明課本P97布題1情境,並透過圖示來引導學生理解題意,再請學生先列除法橫式,並用直式來算答案,最後請學生檢查餘數是否比除數小。

2.教師說明布題2,請學生先列出除法橫式,再寫成直式計算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98布題3,請學生先列出除法算式計算,並說明多出來的3位小朋友也要坐1艘小船,因此答案是商再加1。
4.布題4,請學生先列出除法算式計算,再說明沒有裝滿1盒的蘋果不能出售,因此只能以裝滿的盒數(商)做為答案。
活動二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99和P100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活動三:誰能當國王
1.教師首先說明故事的內容。

2.配合故事,引導學生進行平分水過程。

3.請學生討論並發表是否有不同的做法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八、除法、數學樂園

8-4解題、

練習園地、數學樂園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七週

 

3-n-11能在具體情境中,初步認識分數,並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問題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R-02能察覺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有所連結。

C-T-01能把情境中與問題相關的數、量、形析出。

C-T-02能把情境中數、量、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C-01能理解數學語言(符號、用語、圖表、非形式化演繹等)的內涵。

C-C-03能用一般語言與數學語言說明情境與問題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
九、分數

9-1認識分數、

9-2四分之幾是1

活動一:認識分數
1.教師說明課本P103披薩的由來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104布題1,引導學生透過附件的摺、剪、分割等活動,將圖卡等分成2份,並說明平分的意義。
3.教師說明布題2分數的記法,並指導學生習寫,最後歸納說明1和2所代表的意義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105放大圖,藉由繩子對摺、再對摺的情境,認識。教師宣告:像這樣的數,叫作分數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106布題4,說明「三分之二」,並在黑板上板書寫「」,再和學生討論2和3分別代表的意義,最後介紹分子,分母的數學名詞。
6.教師強調布題5的正方形平分成4份,指著綠色部分,觀察它占了幾份,引導出
7.教師說明課本P107布題6,說明披薩平分成6份,淡色部分表示已經吃掉的披薩,這裡只點數尚未被吃掉的披薩,占了幾份,是幾個披薩。
活動二:四分之幾是1
1.教師說明課本P108布題1,並請學生拿出附件的分數板,一邊操作一邊用分數寫出答案,再請學生把從念一遍,以建立分數數詞序列。
2.說明課本P109布題2,請學生再用分數寫出答案,再從念一遍,以建立分數數詞序列。
3.布題3讓學生討論和1一樣大嗎,和1一樣大嗎,最後由教師歸納說明。
4.說明課本P110布題4,請學生從讀到,建立分數的數詞序列,最後和學生討論和1的關係。
5.說明課本P111布題5,仿照P110的教學,建立分數的數詞概念,並知道=1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九、分數

9-1認識分數、

9-2四分之幾是1

紙筆評量
口頭評量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八週

 

3-n-11能在具體情境中,初步認識分數,並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問題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T-02能把情境中數、量、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。

C-S-02能選擇使用合適的數學表徵。

C-S-04能多層面的理解,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。

C-S-05能瞭解一數學問題可有不同的解法,並嘗試不同的解法。

C-C-03能用一般語言與數學語言說明情境與問題。

C-C-05能用數學語言呈現解題的過程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九、分數

9-3單位分數的累積、

練習園地

活動一:單位分數的累積
1.教師說明課本P112布題1,從平分成3份的圓形分數板,引導學生從1份是幾分之幾張,逐次累加到5份,以建立分數的數詞序列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113布題2,從操作平分成4份的圓形分數板,引導學生從1份是幾分之幾張,逐次累加到6份,以建立份數與分數間的關係。

3.教師說明課本P114布題3,引導學生從1顆是幾分之幾盒,逐次累加到7顆,以建立顆數與分數間的關係。
活動二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115和P116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九、分數

9-3單位分數的累積、

練習園地

紙筆評量
作業評量
口頭評量
習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十九週

 

3-s-03能使用圓規畫圓,認識圓的「圓心」、「圓周」、「半徑」與「直徑」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R-02能察覺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有所連結。

C-T-02能把情境中數、量、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C-01能理解數學語言(符號、用語、圖表、非形式化演繹等)的內涵。

【生涯發展教育】1-2-1培養自己的興趣、能力。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3-1-2能具有好奇心,體認人類在生態中的角色,以及自然環境與人的相互關係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十、圓和角

10-1圓心、半徑、直徑、

10-2圓規

活動一:圓心、半徑、直徑
1.教師說明課本P117「規矩」用語的典故,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118布題1,引導學生認識生活中的圓。
3.教師指著圓的中心位置說明圓的中心位置叫作圓心,圓的邊界叫作周界。
4.布題2教師利用生活中圓形的物品,請學生指出或畫出圓心的大概位置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119布題3,請學生拿出直尺畫出指定的連線,再請學生觀察布題3中的五條圓周到圓心的連線的長度,說明圓周到圓心的連線叫做半徑,這5條連線長度都一樣長,也都是半徑。
6.教師說明課本P120布題4,請學生拿出直尺畫出指定的連線,再要求觀察這三條線中,哪一條會經過圓心。教師說明:這三條連線都是圓上兩點連出來的線段,但只有經過圓心的連線叫作「直徑」。
7.教師說明課本P121布題5,指導學生用圓形色紙透過對摺再對摺的方法,找出圓心和直徑,布題6再引導學生理解「直徑是半徑的兩倍」,進而運用乘法算出直徑的長度。
活動二:圓規
1.教師說明課本P122布題1,指導學生依照課本的步驟,利用圓規畫一個圓。
2.教師說明課本P123布題2,指導學生依照課本的步驟,比較黑線和紅線的長度。
3.教師指導練習題時,可提醒學生,先將圓規放在某一條線上,兩腳張開與此線同長,再用張開的兩腳去比對另外兩條線,並用有筆心的一腳做記號來比較。

【期末評量】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十、圓和角

10-1圓心、半徑、直徑、

10-2圓規

作業評量
口頭報告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二十週

 

3-n-17能認識角,並比較角的大小。(同3-s-04)
3-s-04能認識角,並比較角的大小。(同3-n-17)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R-02能察覺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有所連結。

C-T-02能把情境中數、量、形之關係以數學語言表出。

C-S-03能瞭解如何利用觀察、分類、歸納、演繹、類比等方式來解決問題。

C-C-01能理解數學語言(符號、用語、圖表、非形式化演繹等)的內涵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十、圓和角

10-3角、

10-4直角、

練習園地

活動一:角
1.教師說明課本P124布題1,請學生拿出三角板來,描出其中一個角。
2.教師說明角的構成要素,並請學生比對自己描出來的角,指出角的邊和頂點的位置。
3.請學生指出布題2圖片上的角、頂點。
4.教師說明課本P125布題3,並依照步驟在黑板上示範畫出一個角,再讓學生在空白處仿作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126布題4,指導學生利用附件透明膠片描出兩個角。請學生將透明膠片上的兩個角分開剪,直接比較這兩個角的大小,並說明可能的比較方法。
活動二:直角
1.教師說明課本P127布題1和附件正方形、長方形圖片,請學生指認圖形中的直角,並指導學生在直角上做出直角記號。
2.布題2的四張圖片,請學生拿出附件的正方形或長方形當作檢查工具,檢查這四張圖片中哪些地方有直角。
3.教師說明課本P128放大圖,指導學生先找出三角板和課本上的直角,接著在紙上描繪出找到的直角。
4.教師進行布題4教學時,提醒學生先將三角板的一邊和紅線對齊,三角板中直角的頂點和紅線的一端對齊,再開始描繪另一邊。
5.教師說明課本P129布題5,指導學生操作三角板上的直角和第1、2小題的角做直接比對。
6.進行布題6教學時,提醒學生三角板上的直角的頂點要和被比較角的頂點對齊。
活動三:練習園地
1.引導學生了解題意課本P130題意,並完成練習園地的題目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十、圓和角

10-3角、

10-4直角、

練習園地
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課堂問答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第二十一週

 

3-n-02能熟練加減直式計算(四位數以內,和<10000,含多重退位)。
3-n-03能用併式記錄加減兩步驟的問題。
3-n-05能理解除法的意義,運用÷、=做橫式紀錄(包括有餘數的情況),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3-n-10能做簡單的三位數加減估算。
3-n-11能在具體情境中,初步認識分數,並解決同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問題。
3-n-15能認識容量單位「公升」、「毫公升」(簡稱「毫升」)及其關係,並做相關的實測、估測與計算。
3-s-02能認識周長,並實測周長。

C-R-01能察覺生活中與數學相關的情境。

C-R-02能察覺數學與其他領域之間有所連結。

C-T-04能把待解的問題轉化成數學的問題。

C-S-04能多層面的理解,數學可以用來解決日常生活所遇到的問題。

C-C-05能用數學語言呈現解題的過程。

【環境教育】1-1-1能運用五官觀察體驗、探究環境中的事物。
【環境教育】4-1-1能以語言、文字或圖畫清楚表達自己對自然體驗或環境保護的想法。

綜合與應用(二)

1.布題1、
2.布題2、

3.布題3、
4.布題4、

5.布題5、

6.布題6、
7.布題7、

8.布題8

活動一:布題1
1.教師說明課本P131布題1,請學生先完成第1小題。
2.教師說明遊戲規則,請學生兩人一組,分組進行遊戲。
活動二:布題2
1.說明課本P132布題2,先問1杯是幾瓶?再引導學生完成第1、2小題。
活動三:布題3
1.說明課本P132布題3,請學生先讀題,再引導學生解決容量的加減問題。

活動四:布題4
1.說明課本P132布題4,引導學生透過線段圖解決兩步驟併式問題。
活動五:布題5
1.說明課本P133布題5,引導學生透過圖式,利用除法解決生活中的問題。
活動六:布題6
1.說明課本P133布題6,引導學生理解圖示,並回答問題。
活動七:布題7
1.說明課本P133布題7,引導學生先點數每個圖形分成幾份?塗色部分是幾份?寫出分數後,再連到正確答案。
活動八:布題8
1.說明課本P134布題8,引導學生理解題意,並完成各小題。

3

翰林版國小數學3上教材

綜合與應用(二)

1.布題1、
2.布題2、

3.布題3、
4.布題4、

5.布題5、

6.布題6、
7.布題7、

8.布題8

作業評量
口頭評量
紙筆測驗
習作評量
實作評量

視需要註明表內所用符號或色彩意義,例如:

●表示本校主題課程

*表示教科書更換版本銜接課程

※自編課程

◎銜接補強課程

五、補充說明﹙例如:說明本學期未能規劃之課程銜接內容,提醒下學期課程規劃需注意事項……﹚

 
     
 
:::
校園快優網‧『授權給:新北市二橋國小』